【来过,方知英伦】 D3,伦敦第二天,步行+游船,感受伦敦城最精华的部分

0

    D3,2023年7月10日,步行+游船,威斯敏斯特桥-大本钟-英国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唐宁街10号-丘吉尔战时办公室-圣詹姆斯公园-威斯敏斯特地铁站-乘船游泰晤士河-伦敦塔桥-伦敦塔,伦敦城最精华的部分尽收眼底

    伦敦游的第二天,早起不是问题,时差也基本上不是问题。
    早餐,还是酒店的款,全部食物就那么几样,与第一天没有任何差别。大家都没少吃,衣襟也是,来来回回盛了好几次豆子,吃得唏哩哗啦的。

    离开早餐厅,直接开始了第二天的伦敦行。
    出酒店右转,不远处就是威斯敏斯特桥,也是景点之一。这一发现,愈加觉得我们入住的酒店位置之便利。

    威斯敏斯特桥是一座拱桥,跨越泰晤士河,连接了西岸的威斯敏斯特市和东岸的兰贝斯。
    大桥于1862年开通,以取代1750年启用的旧桥。英格兰遗产委员会在1981年时将此桥列为二级星登录建筑。

   英国国会、大本钟及伦敦眼等名胜,正是分列于这座桥的两端。伦敦眼,看熟了,确实不远,但大本钟却还是第一次见。
   没想到,这么轻易的,就给我们看到了大本钟。
   13年前来过英国的四姐说,这个不是大本钟,因为印象中的大本种,很繁华。被四姐这么一说,再看身边,也确实没几个人,便真的信了,把大钟当做普通的钟拍了下来。
    此时不得不承认,人品好,所以天气极好。随手拍,都是明信片。
 

    鸟儿也是这般觉得的,晒着太阳,吹着小风,不慌不忙,这一点上可不像我们。

    叽叽喳喳的人们,更像是鸟,看到什么都激动。

    完成拍照,过桥,往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方向走。
    眼中的建筑连成片,美得很,就算过个马路,也忍不住要停下来拍照。
    衣襟的造型,是行前特别购置的,虽然看起来更像是乡村女孩,却与天空的颜色不谋而合。

    昨日看到的那种开花的树,又出现了。镜头原因,不好细拍,所以看得不够真切。

    大本钟,无处不在。
    停下来查地图,一再确认它就是大本钟的事实。

    安有大本钟的钟楼建于1856年,有96米高,是世界第三高的独立钟楼,位于建筑的东北角,闻名全球的大本钟就安装在这个方形尖塔的塔顶。时钟的表盘镶嵌在直径23英尺(7米)的铁框里,支撑着312块猫眼石,看起来像彩色窗户,表盘的周边则以镀金装饰。
    大钟重13吨半,直径7米,时针长2.75米,分针长4.27米,钟摆重305公斤,是英国最大的钟,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同时朝向四个方向的时钟。每走一小时,就会报时一次,洪亮的钟声通过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广播网传遍世界。
    大钟耗资2.7万英镑建成,但是铸好之后,取什么名字的问题,一度难倒了英国君臣。有一个大臣悄悄地说“就叫‘大本’算了”,因为监制人公共事务大臣本杰明·荷尔的昵称是“本”。做为英国国家名片的大本钟,就这样有名字了。
    就在我们开始规划行程时,听到了大本钟内部向游客开放可以抢票进入参观的消息,外甥女全力参与了抢票的过程,结果没抢到,估计是参与的人太多了,抢到的概率太低。

    与大本钟连在一起的建筑,以为就是威斯敏斯特修道院。里面不知道怎样,外观很是宏伟好看。

    其实是威斯特敏斯特宫,又称议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是英国议会(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新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作,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约1,100个独立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长的走廊,一早我们从河对岸拍的图,正是这座威斯特敏斯特宫。
   尽管今天的宫殿基本上由19世纪重修而来,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时的许多历史遗迹,如威斯敏斯特厅(可追溯至1097年),今天则用作重大的公共庆典仪式,如国葬前的陈列等。

    因为按外甥女设计的行程,当日有参观修道院的任务,也因为误解,所以走进了院前的花园中。距离参观开始时间9:30还有半个多小时,索性坐下来,慢慢等。

    看到的一组雕像,原作罗丹,为的是纪念六位加莱市民。
    关于雕像中人物的历史背景和雕像的创作过程,说来话长:
    1347年,也就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在法国西海岸城市加莱发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那一年,被英军围困了将近一年的加莱城粮食断绝,被迫求和,但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表示,如果不接受他们提出的条件,那么将拒绝谈判,并洗劫全城。英王提出的条件是,让6个有声望的富裕市民作为人质,像死囚罪犯一样光头、赤足、身披麻布丧服,颈套绞刑绳索,六人一起前去英王面前,在献出城堡的钥匙之后处以死刑。
    英王本以为加莱人不会接受如此屈辱的条件,但加莱城的首富厄斯塔什·德·圣皮埃尔和另外五位富有的让·代尔、安德里厄、皮埃尔、雅克、让·菲埃纳一起,激于大义,挺身而出,自愿为拯救全城同胞走向敌军的营帐受刑。
    据埃诺的编年史家弗鲁瓦萨尔的《通鉴》记载:“那六个市民,光着头,赤着脚,脖子上缠着绳索,手里拿着城堡的钥匙,因恐惧、寒冷和痛苦而浑身颤抖,他们向亲人们告别,深知永远不能再见到他了。”
    后来,怀孕的英国王后菲利帕发了恻隐之心,向爱德华三世求情特赦了6位义民,加莱也因此免遭屠城。
    500年过去了,加莱人一直没有忘记他们的6位祖先壮烈的义举。从1847年开始,每届加莱市长都想建立一座加莱义民纪念像,颂扬义民自我牺牲的爱国热忧,但多次提案均被搁置下来。直到1884年,加莱市长德瓦弗兰重新把加莱义民纪念像提上议事日程,征集雕塑家设计方案。
    被加莱这段悲痛壮阔的历史深深感染的罗丹,激动不已,决定暂缓《地狱之门》的进度,立刻投入《加莱义民》的设计。罗丹仔细阅读了加莱事件的历史文献,决定尽量忠于历史的真实。罗丹塑造的6位加莱义民,衣衫褴褛,脚步蹒跚,形容憔悴,神情沮丧,悲痛地行走在赴难途中。
    但加莱市竖立雕像委员会却批评罗丹设计的义民形象太瘦弱,衣服太厚重。罗丹则坚持认为,人物形象的瘦弱,是因为长期围城遭受饥饿折磨所致,衣服厚重,是为了突出人物沉重压抑的心理状态和悲剧氛围,并不违背历史的真实。
    还有一个事实:加莱市政府提供的经费只能做一座人物铜像,罗丹却坚持铸出六座铜像,甚至为此自掏腰包。
    从1844到1886年,罗丹一直在工作室里创作《加莱义民》,6位加莱义民赴难途中的群像,每个人物的相貌、性格、表情和动态都互不雷同。不同个性的人物在危难震憾的生死关头,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特征,或沉郁,或悲愤,或恐惧,或犹豫,或坚毅,或无奈,都塑造得相当逼真,复杂微妙。罗丹想让加莱市民们感受到500多年前的这6位义民“既是他们的祖先,也是他们的邻居,他们的榜样,好像亲眼看见他们为了这块土地牺牲自己,正要离家前往敌营的情景。”罗丹以高度写实逼真的雕塑语言,书写了这一页真实而悲壮的史诗。
    《加莱义民》是法兰西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不仅感动了法国人,也感动了英国人。1911年,英国政府购买了《加莱义民》铜像复制品,1913年,罗丹受邀到场,把这组雕像安置在伦敦维多利亚塔花园,即此刻我们所在之处。当时的英国人把对500多年前那幕历史悲剧的反思,化作了对加莱义民的献身精神和罗丹艺术天才的崇敬——这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它能改变人,能让人反思历史,同时去展望未来。

    其实我们进入的维多利亚塔花园,是威斯特敏斯特宫的附属花园,位于宫殿南侧河畔。
    从这个角度,依然可以望见伦敦眼。

    衣襟的眼里装下的,是更多东西,好玩为主。

    坐下来就算什么也不做,已经足够享受,因为身处的环境。
  
    等了一会儿,发现有人在入口处排队,上前细看,这才发现人家是有预约的,也发现那里并不是我们要参观的修道院。
    修道院,在不远处,需要穿过马路。

     做为城市名片的大本钟,真是无处不在啊,怎么拍都有道理。

    随处可见的紫色花,连成串,也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好看。
   
    摸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门前,发现人们已经在排着长队了。
    参观入口设在教堂侧面的北耳堂,从这个角度看不仅可以看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还可以看到旁边的威斯敏斯特宫和大本钟。

    有家人负责排队,爱拍照的人可以随便拍,时间足够。
    拍修道院的入口,何其精美。

    
    也拍草坪里的小花,原本并不起眼。

    也有倚在墙角的绣球,花开无声无息。
  
    很快,进入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内部。
    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这间修道院: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通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译为西敏寺),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
    威斯敏斯特宫殿、威斯敏斯特教堂以及圣玛格丽特教堂,坐落在英国首都伦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v),三者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威斯敏斯特教堂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建筑,代表了英国哥特式艺术的各个阶段的惊人序列。
    遴选依据标准(ii):除了中世纪对英国建筑的影响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还发挥了另一个主导作用,在19世纪哥特式复兴时期,影响了威斯敏斯特宫的查尔斯·巴里(Charles Barry)和奥古斯都·韦尔比·普金(Augustus Welby Pugin)的工作。
    遴选依据标准(iv):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宫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一种具体的方式说明了长达九个世纪的议会君主制的特殊性。无论是皇家陵墓、教堂、威斯敏斯特大厅、上议院或下议院的非凡浩瀚,艺术无处不在,和谐共存,成为一个真正的英国历史博物馆。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1540年英王创建圣公会之前,一直是天主教本笃会(天主教的隐修院修会之一)教堂。1540年之后,成为圣公会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其实既非大教区的主教堂,也不是教区里的教堂,而是人们所知的王室专属的教堂,行使管理的教长与其法规都要由王室决定,可以说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从11世纪起,包括伊丽莎白女王在内的英国历朝历代(从英格兰、不列颠到英联邦时期)君王,除了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八世两位外,无不是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登基,坐上王位。即便百年之后,也都长眠于此。
     在教堂或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中,大都会专为杰出的人物划出一席之地。正如法国的名人葬在先贤祠,英国的名人身后则有幸进入威斯敏斯特教堂。除了王室成员,英国许多领域的伟大人物都埋葬在此,包括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其中有丘吉尔、牛顿、达尔文、莎士比亚、卢梭、伏尔泰、王尔德狄更斯、卢瑟福、伊丽莎白一世、马丁路德金、布朗宁、霍金等等。目睹了牛顿葬礼的伏尔泰为之深深震动,曾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这里还葬着一位叫王志明的,他在文革期间因反对信徒参加向毛主席表红心的“三忠于”表演而被批斗并最终被处决。
    教堂主体部分长156米,宽22米。本堂两边各有一道侧廊,上面设有宽敞的廊台。本堂宽11.6米,上部拱顶高31米,是英国最高的哥特式拱顶,这样的结构显得本堂比例狭高颀长,巍峨挺拔。耳堂总长62米,与本堂交会处有4个尺寸很大的柱墩,用以承托上部穹顶。穹顶以西是唱诗班的席位,以东是祭坛。钟楼高达68.5米,高耸壮丽。整个建筑古典庄严,高大古朴,弓形的石雕精美细致,挺拔的立柱直指苍穹。教堂最上端林立着由彩色玻璃嵌饰的尖顶,巍峨地冲向天际,如雕似刻,精巧绝伦,抬头仰望会有一种天堂般高远莫测的玄妙和神秘感。教堂四周高处的窗户都是用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装饰而成,它们使以灰色为主调的教堂在庄严中增加了几分典雅和华丽的情调。柱廊恢弘凝重,拱门镂刻优美,屏饰装潢精致,玻璃色彩绚丽,双塔嵯峨高耸,整座建筑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其精美豪华、富丽堂皇,为英国教堂之冠,不愧为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
    简单拍下的图片,足够说明以上种种。



    戴着有中文的讲解器,一边走一边听。
    在教堂内靠近主祭台处,有一块神秘的墓碑。
    关于这个墓碑的起源和身份,有许多不同的传说和猜测。有人认为,是为了纪念世界上所有在军队中失踪的士兵而建立的;也有人认为,是为了纪念一位英国名将而建立的。不过,这些说法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据证实。
    无名墓碑上的铭文为:“未知士兵”,正面刻有“这里躺着一个英国士兵,他的名字已被遗忘”。墓碑所承载的是敬仰和尊重,超越了身份的限制,成为人们心中最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堂很大,很精美,更喜欢记录那些光亮的部分。

 
    教堂内,还有一座特殊的小礼拜堂。
    说它特殊,是因为这座小礼拜堂不是献给君主,而是献给勇赴国难者——牺牲于“不列颠之战”(1940年秋季发生的英德空军之战)的皇家空军战士的。小礼拜堂的彩色玻璃上绘有当年参战的68个空军中队的队徽,这为满目的皇家奢华中注入了一股刚健悲壮之气。

    教堂中的墓地部分占地不小,一座又一座石棺或刻制精美或年代久远,讲解器中重点讲解的都是君王,基本上是边听边忘。
    参观的最后,是诗人角,位于教堂中央往南的甬道上。这里长眠着许多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如英国14世纪的“诗圣乔叟,就安葬于此,陵墓周围还有一扇专门的“纪念窗”,上面描绘着他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情景。伴他长眠的有丁尼生和布朗宁,他俩也都是名噪一时的大诗人。著名的小说家哈代和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也葬在这里。“诗人角”中央,并排埋葬着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亨德尔和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

还有些文学家死后虽葬身别处,但在这里仍为他们竖碑立传,如著名的《失乐园》的作者弥尔顿和苏格兰诗人彭斯,就享受着这种荣耀。

    在教堂的北廊里,还伫立着许多音乐家和科学家的纪念碑。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顿,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他的墓地位于威斯敏斯特教堂正面大厅的中央,墓地上方耸立着一尊牛顿的雕像,旁边还有一个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纪念他在科学上的功绩,可惜浏览时并且发现,此时是真想有机会能再进去教堂一次的。

  
    完成主要的浏览路线,退还讲解器,在侧廊中,走向出口。
    安安静静的,走得蹑手蹑脚。

    缝隙中透进来的光,与几个世纪前,怕是区别不大。

    建筑承载的美,也是时光之美。
 
    走着走着,就出现了大量的人,让脚步迈得恍惚,不明身处何处。
 
    再然后,回到了街上。追花的眼,却先追到了大本钟,还真是名片级的存在啊~~~

    花树间,还有一些雕像,此时忙于赶路,顾不上细看他们都是谁。

    赶路,为了前往唐宁街10号。
    来往的红色巴士,很是提神。也向往,坐在车上游伦敦,该多省力呀。

    还是红色。
    看到有人在排队,这才猛然醒悟,这电话亭,可是要打卡的呀。

    这些街头的电话亭,是英国最具识别度的文化符号,在很多人心中,红色电话亭也是英国最具代表的标志之一。从诞生初期到现在虽然经过历次变化,但一直保留了其经典的外观和颜色设计,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其鲜艳跳脱的红色,沉重大气的外形,如果再配上雾气氤氲的天气,绝对充满浓重的英伦怀旧氛围。
    曾遍布英国大街小巷的电话亭不仅为几代英国人提供了电话服务,同时也是英国人避雨的好地方。电话亭见证了英国人的快乐和悲伤,伴随着它们度过经济大衰退、二战、物资匮乏的五十年代、经济恢复的六十年代、撒切尔私有化时期等等。在人手一部手机的今天,电话亭已被逐渐淘汰,但电话亭依然是英国的一个符号,被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追着打卡。
    要说这电话亭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屡屡见到,但此时才是第一次呀,更何况有大本钟的加持,必须停下来排队,定格。
    老外有的姿势,咱也可以有。

    而过于危险的姿势,却学不来。
 
    走着走着,发现又绕回到了威斯敏斯特教堂前。
    感觉裙子被风吹得收不住,而且是与平常时不太一样的感觉。原来,风从脚下来。此时,想到了拍照留念,却没想起来大明星处理风吹时的那个标准姿势,更没有大明星的风姿,所以完全是两码事。
    还有,关于秋裤。虽然在伦敦的夏天,赶上了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却依然要穿着秋裤才能活,行程中,几乎每天都穿着同样一条秋裤,穿脏了洗过接着穿。

    马儿也出来巡街,帅爆了。再看街名,Horse Guardens Rd,还真是名符其实。

    唐宁街10号,不经意间,其实已经抵达。
    觉得经过的建筑怎么那么长那么大气,一查地图,正是我们要找的唐宁街10号。

     刚刚明明已经到达路口,却因为封路而绕到了别的街,然后又绕回来。一直认真地拿着手机导航的人,此时,难免被更习惯凭直觉记路的大庆人耻笑,被笑的正是方向感。
    街道正中的和平纪念碑,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修建的,是英国重要的战争纪念碑。每一年的荣军纪念星期日,都会在这里举行庄严的纪念仪式。纪念碑两侧分别悬挂着三面旗帜,都是代表英国的。一面是英国国旗、皇家空军军旗(RAF Ensign)、英国商船旗帜(Red Ensign),另一面则是英国国旗、皇家海军军旗(WhiteEnsign)、皇家海军后备部队、辅助舰只及相关海事部门使用的旗帜(Blue Ensign)。纪念碑侧面刻着: Glorious Dead(死的光荣)。

    正笑着,又感觉街上有什么不对。
  
    不对的是气氛,很严肃。

    这条街,就是白厅街。
    这里还有一个二战妇女纪念碑(Monument to the Women of World War II),是一座褐色大理石纪念碑,雕塑很别致,出自雕刻家约翰·米尔斯。石碑上并没有雕刻具体的人像,而是刻着17套不同工种的制服,衣服风格均不相同,象征着二战期间妇女在前后方承担的不同工作,为的是纪念二战时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广大妇女群体,在“如此多舛境遇中仍能从容应对”。2005年纪念碑落成时,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亲自揭的幕。

    见到一些人停在街边不动,有脑袋瓜灵光的人反应过来说,可能是有什么重要人物光临,便也跟着停下来看热闹。

    等了一会儿,果然,门里陆续地有人走出来,看样子像是记者之类的。那些人陆陆续续在上了停在路边的车子里。

    然后,有车子相继从铁门里开出来。
    加长车里坐着的,一定是要人,有人第一时间说应该是拜登,因为看身影很像。

    同时,上空有直升机盘旋,是出于安全保证,这一点倒是不难理解。

    然后,灵光的人更加兴奋起来,果然是拜登来访,与查尔斯相谈甚欢。
    如此神奇的事,也给我们遇到,而且是恰巧遇到,无意间遇到,说来说去,都是神奇,无比的神奇。

     看完热闹,接着走白厅街,又看到人群聚集之处,估计是景点,便追了过去。

    原来是丘吉尔首相的战时办公室,西敏市白厅的各政府部门和英国财政部在二战期间都曾在这里办公。
    如今,这里是一座有关温斯顿·丘吉尔的博物馆,也是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分馆之一。
    我们手里的伦敦通票并不支持进入,门前拍个图就算打过卡了。

    再下一个景点,是圣詹姆斯公园,距离都不远,脚力完全支持。
    最先看到的,是一处私家小院,院前布满了花,小巧精致。

    爱花之人,此时自然又多了一重兴奋,一边追着大部队的脚步,一边飞快地按下快门,考验的绝对是功夫、是实力,若不是平日苦苦练习,怕是能力不及,哈哈~~~

    蜂儿的停留,更要记录。

    蜂儿一只又一只,花儿更是一片又一片,只只片片都要看得见。

  
    花开的美好,足够化解脚上的疲劳,尽管飞奔向前。

    没走几步,又见到了水。

    还有禽鸟,数量不少。

    其中有很多都是没见过的,虽然长得有些丑,细看却也有趣得很。

    在花园中停下来休息,家人也是眼中的景。
 
    上图的背景中,发现一片巨大版的建筑,靠了过去。
    宽大的院落,碎石地面,似乎可以跑马,大概是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建筑的身份有待考证,但伦敦眼的出现,却是真真切切的。

    靠近公园一侧的警卫纪念碑,确定了这一点。

    重新回到圣詹姆斯公园,眼里又忙着看花。毕竟不是专业级的花园,花儿在打理上不是很精心,看点并不多。

    在公园里找到一家餐厅,大家都走累了,停下来休息的同时,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饱腹的问题。此时,中国胃反抗无效,因为别园选择。

    饭后,继续从公园里穿过,发现很多儿童,穿着校服在玩耍,还有老师模样的人,看上去像是将课堂搬到了公园里。

    再然后,发现我们又回到了大本钟附近。

    熟悉的城市街景和建筑,不同的是,午后的人们,都跑出来晒太阳了。

    与上午相比,此时的伦敦城更加活跃,能动的都动了起来。

    接下来要找的,是威斯敏斯特地铁站,外甥女在备注中如是说。
    我们的伦敦通票,包含一日船游泰晤士河的机会,在第一次登船时视为启用,当日可以无限次地上船下船。
    威斯敏斯特地铁站其实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地,找到车站的位置,是因为要向码头靠近。车站前的大街上,一群人都被关于车站的提示误导,不确定车站与换票处的关系,七嘴八舌地说些没用的话。
    后来还是动了动脑筋,想着既然是要坐船,那么就应该去找码头,而码头一定是水边。泰晤士河的方向是显然的,果断转换思路,走到河边。
    伦敦眼就在对岸,也就是说绕来绕去的半天,其实并没太走出酒店太远。

    问了又问,终于给我们摸到了码头。
    拿伦敦通票的二维码直接上船即可,无需换票。

    船开动了。

    没想到第一个停靠的码头,却是伦敦眼。从这个角度近距离看伦敦眼,还是第一次,有天空的加持,很是美丽。

    然后就开始过桥,一座接着一座,亨格福德桥和五十周年纪念桥、黑衣修士桥、千禧桥、南华克桥、伦敦塔桥等等,一一经过。

    千禧桥,正是建于2000年这个世纪之交的时刻。
    在
泰晤士河的水面上,千禧桥似一条耀眼的“银带”,与另外28位古老、雄伟、茁壮、钢劲的“前辈”相比,这位刚出生的“小妹妹”则以其简洁明快的结构、轻巧纤细的造型和连续流畅、充满活力的美感而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被誉为“摇摆桥”。

    船行时,前方的门是关闭的,想拍照不容易。

    六姐发现船尾是开放的,视线不受阻挡,接着看这座千禧桥。
    这座耗资1820万英镑的步行桥于2000年6月10日首次向公众开放时,桥身出现明显摆动,三天后被迫关闭。有关部门在这座350米长的步行桥上加装了91个类似汽车减震器的装置,方得以重新向公众开放。

    看桥,也于近处深度感受泰晤士河
    它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它发源于英格兰西南部的科茨沃尔德希尔斯,全长346公里,横贯英国首都伦敦与沿河的10多座城市,流域面积13000平方公里,在伦敦下游河面变宽,形成一个宽度为29公里的河口,最终注入北海。
    比起地球上的一些大江大河,泰晤士河虽然不算长,但它流经之处,都是英国文化精华所在,或许可以反过来说,正是泰晤士河,哺育了灿烂的英格兰文明。
    在英国历史上,泰晤士河流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上游的河道以其静态之美而著称于世,并分布有许多名胜之地,诸如伊顿、牛津、亨利和温莎等。泰晤士河的入海口处则充满了英国的繁忙商船,伦敦的主要建筑物也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的两旁,尤其是那些有着上百年、甚至三四百年历史的建筑,比如有象征胜利意义的纳尔逊海军统帅雕像、葬有众多伟人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圣保罗大教堂、曾经见证过英国历史上黑暗时期的伦敦塔、桥面可以起降的伦敦塔桥等,每一幢建筑都称得上是艺术史上的杰作。这些建筑虽历经沧桑,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战争洗礼,但仍然保持了固有的模样,直至今天还在为人们所使用。
    下图右侧的建筑,上部像是未完工的样子,其实是碎片大厦了,曾经是欧洲的地标,最后一天的行程中,有对碎片大厦的专门安排。

    下图看得更清楚些。

    天气出奇的好,泰晤士河上白云飘飘,享受的不仅仅是眼神,而是全部的身心。

    看到岸边的帆船,觉得眼熟,正是卡蒂萨克号,原来是到了格林威治。昨天走陆路游过的地方,原来水路也可以抵达、

    然后是旧后家海军学院的建筑,也是相当眼熟的。

    千禧巨蛋的辨识度,非常高。

    整个建筑为穹庐形,有12根100米高的钢桅杆直刺苍穹,张拉着直径365米,周长大于1000米的穹面钢索网,这些钢索网用了长达43英里的钢缆。室内最高处有50多米,容积约为240万立方米。其屋面使用的材料表面积10万平方米,用的是仅有1毫米厚的膜状材料,却坚韧无比,可以承受波音747飞机的重量。同时具有卓越的透光性,可充分利用自然光
    千禧巨蛋于1999年12月底正式开放,在20世纪的最后夜晚,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周围,观看美丽的焰火,分享世纪之交的喜悦。

    关于Emirate缆车,小红书里的笔记有千万条。
    都说坐在缆车上特别合适看日落,但实际上人家起到的可是交通作用。这条横跨泰晤士河的空中缆车线路是阿联酋航空公司为了迎接伦敦奥运会赞助伦敦交通局建设的,连接了North Greenwich和Royal Docks,也连接了伦敦的南北文化。有了这趟空中缆车,横渡泰晤士仅仅需要5分钟,而且,在这5分钟里,乘客可以俯瞰整个河岸,尽情享受伦敦美景。
    或许下次再来伦敦,可以坐一下,而且要算好了日落时分来。

    也有看不懂的元素。

    看得懂且最是期待的,无疑是伦敦塔桥,和大本钟一样,都是伦敦甚至整个英国的名片。

    伦敦塔桥,是一座上开悬索桥,横跨泰晤士河,因在伦敦塔附近而得名,曾经是从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
    伦敦塔桥始建于1886年,用时8年,5个主要建筑公司和432名建筑工人参加与伦敦塔桥的建造。两座坚固的桥墩共使用了7万吨水泥,桥塔和桥身用了1.1万吨钢铁。在桥塔和桥身的钢铁骨架外,铺设了花岗岩和波特兰石来保护骨架和增加美观性,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新哥特式装饰
    伦敦塔桥于1894年完成通车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当时的英国王储,后来的爱德华七世与他的王妃参加了通车典礼。
    好天气中拍下的伦敦塔桥,格外美丽几分。

    尽量多拍几图,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船开到尽头,又折返回来。
    我们也休息好了,在伦敦塔桥处下了船。岸上再看伦敦塔桥,多看几眼也无妨。

    步行前往伦敦塔参观,出示的还是伦敦通票。

    入口处,看到一些人在塔外的空地上集合,应该是在听讲解。

    伦敦塔(Tower of London)的官方名称是“女王陛下的宫殿与城堡,伦敦塔”,曾被评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伦敦塔是威廉一世沿泰晤士河建造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伦敦,并宣称此地是他的领土。而伦敦塔则是围绕白塔而建的一组塔群,整个建筑群反映了英国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堡垒,也是王室权力的象征。

    伦敦塔的中心是一座诺曼底式建筑的白塔,因被粉刷成白色而得名,是塔内最古老的建筑,也称为大塔和中央要塞,高三层,在其上端建有塔楼,除东北角塔楼为园形外,其他三个塔群都是方形。
    白塔的四周有内外四层的多座防御性建筑,作为内层防御性的是13个塔,以威克菲塔,白塔和比彻姆塔最为有名。作为一外层防御的有中塔,井塔等6个塔和2个棱堡,在最外层的四周还没有护城壕作为监狱,这里关押过英国历史上不少王公贵族和政界名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的副手鲁道夫赫斯也曾通过护城壕圣托马塔下的叛徒门进入伦敦塔而被监于此。
    白塔是诺曼底军事建筑的典型,对整个英国的建筑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白塔内的圣约翰教堂是现存教堂中最为古老的一座,整个教堂按典型诺曼底式结构修筑,显得宏伟肃穆。

 
     白塔,现在是英国历史军械博物馆。

    入口处的堡垒,其坚固性肉眼可见。

    进入伦敦塔内部,因为没有讲解,只能是瞎转,乱看。

    正确的参观方式是三条主线:要塞、宫殿、监狱。
    进入伦敦塔后第一个可以参观的地方,是中世纪时期的英国国王的宫殿。下图是十六世纪英国统治者詹姆士一世的卧室,这位詹姆士一世也是居住在伦敦塔的最后一位英国国王。此后至今的四百多年里,其实再也没有英国国王或女王把伦敦塔作为他们的住地。不过即使这样,伦敦塔至今仍被认为是皇家宫殿,属于王室资产。

    关于要塞的线,其森严性无疑体现在城墙上。
    整个伦敦塔有三道城墙。最里面的一道城墙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从入口进入伦敦塔时两侧就是第二和第三道围城。
    我们停下来拍照的地方,就是第三道也是最外层的城墙,大约在十三世纪末时建成。

     在城墙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伦敦塔桥。

    城墙中间有不少塔楼,应该是作瞭望和防卫用的。每个塔楼几乎都能进去参观,我们进去的不多。

 
     对感觉特别的地方,会拍下来。

    还有一些带标识性的文字。

     监狱的线,印象并不深刻。
    与水相通的部分,很自然,因为原本建在河边。

    

    白塔外面有一尊大炮,被装饰得花里胡哨的,更像是展品。
 

    墙上有还一些猴子雕塑,栩栩如生。关于伦敦塔内的动物,其实是有故事的,此篇略过不讲。
  
    发现有人在排队,大概猜到了,是珍宝馆。

    排队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显然是必看之处。
    于是也跟着排起了队。

    皇家珍宝馆(Jewery House)是伦敦塔中最有名的场馆,主要展出17世纪以来君主的镶满宝石的皇冠,王权球,权杖等国宝和王冠宝石等,也有从别国掠夺来的王冠和宝石(如印度),几乎是每个到伦敦塔的游客都要参观的地方。
 珠宝被陈列在一系列展室的明亮玻璃柜中,参观者则在自动通道上缓缓通过,这一点倒是新体验,可供人多的展馆借鉴。设于玻璃柜上方的巨大屏幕显示着这些珠宝的历史全景,以及它们在加冕典礼中的作用。
 顺序展现在参观者面前的有王室权杖、号角和御剑;大主教赠送给君主的饰有珠宝的佩剑;王室宝器中最古老的物品,君主用来涂圣油的中世纪金质圣油瓶和油匙;加冕长袍;王冠、节杖和顶上有十字架的圆球,其中有爱德华为查理二世制作的金王冠,在授权仪式上仍然使用;覆满贵重宝石的专为维多利亚女王制作的御室王冠,在召开议会等场合佩戴。王冠下层的十字架上还有黑王子的大红宝石,黑王子喜爱亨利五世在公元1415年阿金库尔战役中所戴的头盔,以及斯图亚特王室的蓝宝石,顶端的十字架上则闪耀着据说来自忏悔者爱德华本人戒指上的蓝宝石。在王室的节杖上,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非洲之星”在闪闪发光。
    只是英文有限,时间有限,兴趣点更是,看个热闹就算了。
  
    珍宝馆的外面,还有一排大炮和两个皇家卫兵,大概是赶上了他们在交接吧,走着走着就走到了面前。

    要说他们的帽子实在是太特别了,把双眼都遮住了,怎么起到警卫的作用呢?

    伦敦塔比较大,参观时间也长。差不多一小天下来,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拍了合影之后辙离。

    发现有一家步行可达的中餐馆,前往的路,沿着泰晤士河进行。
    开阔处,再与伦敦塔桥留影。

    找到了那家名为麒麟的中餐馆,看似紧闭的大门,像是停业的状态。
    看着大家失望的眼神,不甘心,近前推,竟然是开的。

    于是坐进去,点了几道菜。大概是位置的原因,菜价比别的餐馆高,而且量也小。但有中餐吃,还是比吃汉堡薯条更让中国胃感觉舒服。
 
   饭后,大家一致通过步行回酒店的方案。
   沿着南岸中心一带,一边走一边看。
   经过的剧院前,人们看上去很休闲,至少比我们休闲。

    发现伦敦的剧院特别多,不用刻意找,总能遇见。

   还有名为“伦敦骄傲”的雕像,没看明白具体骄傲在哪里。

    这里还有一家滑板公园,玩滑板的年轻人,身怀绝技,各各都是勇者。
 

    充满了现代感的元素,也是让人眼前一亮。

    还有路见的小花,细细小小的,一片片。

    细看,它们都是一对一对的,两两相依,神奇得很。
 
    从千禧桥边走过,再拍一次。
 
    立在河岸上的一组雕像,活泼可爱。想一起拍下来,镜头却不够宽。

    还是一个一个单独拍,更靠谱。

    路从桥墩下穿过,入口处的壁画,显然是泰晤士河,非常美。

   
    桥墩下通道的墙壁上,也画着一些桥,应该都是泰晤士河上的桥,旧时的样子。
 
    桥下,还有二手书出售,也是伦敦文化的一部分。

    伦敦第二日,从早走到晚的一天,美景的持续放送中,大家的状态还都不错。
  
    终点,依然是伦敦眼。
    从不同角度看了多次的伦敦眼,此刻已经不是重点。一只松鼠的出现,让镜头跟着追过去,还好大家的速度都足够快。

    这一天的行程计划中,还有白金汉宫,重点是11点钟的卫兵交接仪式,但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参观时间重迭,好在前一天已经打过卡了,也不遗憾。同时错过的还有白金汉宫花园、白金汉宫女王画廊、皇家马厩。
    但依然是满满的行程,精彩的伦敦。

阅读(677)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